新闻动态ECONOMICS
联系我们CONTACT US
九游会(J9)官网
联系人:陈先生
联系电话:0510-86668596
手机号码:13655542263
公司地址:江阴市石庄花港东路15号
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你们在台州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探索建立普惠制安宁疗护制度,温暖人生最后一段旅程》(第
全市已建成市级安宁疗护指导中心1家、每个县(市、区)均建成1家县级医院安宁疗护病区,安宁疗护服务实现县域全覆盖,46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安宁疗护服务,较2023年增加12家。临终关怀科100%设立,投入使用安宁疗护床位291张,共开展安宁疗护服务1984例次,其中住院安宁疗护服务1667例次,居家安宁服务317例次。2023-2024年成功创建两批共5家浙江省“标准化安宁疗护病区”,数量居全省第一。
(一)织密制度保障网,强化政策支撑体系。我市通过建立健全制度规范体系,持续提升安宁疗护服务质量。一是构建规范化制度框架。制定出台《台州市安宁疗护指导中心主要工作职责》《台州市安宁疗护培训(教学)基地实施方案》文件,规范开展培训、指导等工作,促进全市各级医疗机构提高安宁疗护服务水平。二是完善标准化服务体系。制定《台州市安宁疗护示范病区(房)质量评价标准》,要求设立临终关怀科(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需同步设立疼痛科),系统规范诊疗服务流程、准入标准、评估表单等制度体系,涵盖13项症状管理、16项舒适照护及7项心理支持与人文关怀服务标准,推动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专科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同质化发展。三是强化全过程质量管控。依托市安宁疗护指导中心开展安宁疗护病区(房)建设实地指导工作,2024年12月完成指导一次,2025年6月、11月将分两批实现服务机构指导全覆盖。
(二)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失能家庭撑起“保护伞”。为解决“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现实困境,我市于今年1月起全面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可为失能人员提供六大类42个项目,使终末期患者享受到有尊严的照护服务,减轻了家庭的事务负担,也重点解决了这类患者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所需费用。目前严格遴选了97家管理规范、专业过硬、设施完善的定点长护服务机构,惠及3123名重度失能人员。
(三)强化资金保障,构建多元支持体系。积极争取省级奖补资金,推动市县两级安宁疗护病区以打造省级标准化病区为目标,依托市安宁疗护指导中心开展数次现场指导提升,23年以来成功创成5家,获得省级300万专项资金支持。落实市级安宁疗护指导中心专项补助资金,开展业务培训评审指导、互联网+多学科会诊、信息平台建设、居家安宁服务、科普活动等专项项目建设,推动全市安宁疗护体系建设,共争取到省卫健委老龄处补助24万,从市卫健委基层卫生与老龄健康处室经费中争取30万补助。鼓励县(市、区)争取财政支持,如温岭市对完成安宁疗护病区(病房)建设的机构予以建设资金补助,累计发放补助105万元;同时拓展多元筹资渠道,通过“三叶草”惠民项目救助30余名患者,联合浙江省民政事业发展促进会,设立“老年人临终关怀救助服务”项目,共资助47名患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困境患者的经济问题。
(四)完善医保支持体系,提升安宁疗护保障水平。一是扩大医保保障范围。近年来,我市医保部门针对晚期肿瘤患者生理上的痛苦,已将多种镇痛药物纳入医保目录,保障患者的用药需求,减轻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二是实行床日付费管理。2021年确定DRGs床日支付标准,将临终关怀床日费用结算纳入管理。2024年优化床日政策,床日病组名称改为安宁疗护,并调整床日标准: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275元/天,二级医疗机构385元/天,三级医疗机构500元/天。三是衔接国家政策。2024年11月,国家医保局将“安宁疗护”项目纳入《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明确该项目涵盖内容为:为疾病终末期或老年患者在临终前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诊查、护理、照料和人文关怀等服务,控制痛苦和不适症状,提高生命质量,帮助患者舒适、安详、有尊严地离世。四是推动制定安宁疗护收费项目及标准。2025年上半年,台州市已有3家医疗机构(台州市康复医院、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温岭市城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浙江省安宁疗护医疗服务项目政策研究基线调查资料数据提供工作,后续将积极配合省市医保部门研究制定新增安宁疗护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及医保支付方式等政策。
(五)丰富安宁疗护服务模式。一是健全分级诊疗机制。建立规范的安宁疗护转介流程,通过医共体牵头医院设备支持、业务指导、远程诊疗等方式,推动成员单位安宁疗护技术水平提升。通过整合卫生院护理病床-家庭病床-安宁病床,形成医院-社区-居家联动机制,提供贯穿门诊、住院、社区的全程闭环式服务。二是鼓励开展居家安宁疗护服务。以家庭医生、居家护理团队为支点提供居家安宁疗护服务,为疾病终末期患者提供包含症状评估、家庭会议、疼痛管理、家庭护理视频教学、上门随访等特色服务。目前42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居家安宁疗护服务,25年计划新增32家提供居家安宁疗护服务。三是推进智慧服务建设。依托“浙里办-浙里银龄健康”平台,36家服务机构完成线上信息公示,拓宽了群众获取安宁疗护服务信息的渠道;通过“健康台州APP”提供家庭病床预约、居家护理等便捷服务,构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网格化服务体系,区域内居家团队及时响应,上门评估开展服务,让群众享受“一键预约、上门服务”的智慧照护体验。
(六)加强安宁疗护队伍建设。一是组建台州市师资队伍。截至24年底,已有473名安宁疗护从业者,精选具有安宁疗护工作经验的医护骨干75名,通过理论和工作坊系统培训,均已取得结业证书。2024年举办从业人员培训四期,共培训436名学员,其中有93名学员至少完成每人5天的培训时长。二是探索志愿服务。举办2期志愿者培训,共完成81名志愿者培训,通过集中理论授课、正念干预等团体辅导,提升志愿者的服务能力。2025年1月19日台州市立医院与椒江抗癌协会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启动“生命之光”志愿服务项目,通过病友陪伴、心灵疗愈等方式抚慰共情安宁患者及家属。三是开展多学科会诊。组建台州市安宁疗护多学科会诊专家41名,涉及肿瘤、疼痛、药剂、营养等11个专业,为基层开展多学科会诊提供保障,完成线余次。四是开展“生命疗护师”遴选活动。对长期从事安宁疗护工作、业务知识扎实、实践技能娴熟、工作业绩突出且患者及家属满意度高的医疗卫生人员,授予“生命疗护师”称号,以增强从业人员职业荣誉感,提升安宁疗护岗位吸引力。并通过多种形式宣传“生命疗护师”工作事迹,以典型案例传播安宁疗护理念和知识。
(七)开展安宁疗护宣传引导。创新开展安宁疗护专业知识竞答活动,在望潮APP上开设专栏,同步推出面向医护人员的专业版和面向大众的公众版竞答,每天答题成功(得分超过60)都可参加当天的现金红包抽奖,不断提高居民参与度、感受度和热情度,自上线万人次,页面浏览量15.36万人次,发放现金红包1.41万元。连续三年在全市范围开展“世界安宁缓和医疗日”主题活动,2024年10月,各医疗卫生机构以县(市、区)为单位深入社区、养老院等场所,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安宁疗护理念,共开展义诊11场、专业培训10场、健康科普讲座11场、康复指导2场,累计服务群众1000余人次。制作安宁疗护科普视频,在中华护理学会老年分会上进行电子科普展示。此外,指导中心挂靠单位与浙江传媒学院合作,成立生命教育实践基地,开展生命教育课程,推动生命教育的普及和实践。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推进服务价格政策落地。省医保局正根据《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方案》(医保发〔2021〕41号)、《浙江省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浙医保联发〔2024〕15号)等相关工作要求稳妥有序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及立项指南的落地工作,明确“安宁疗护”项目服务边界。待省级基准价格出台后,将及时推动市医保部门制定符合我市实际的项目价格标准。二是健全资金协同保障机制。推动各县(市、区)卫健局主动争取财政部门支持,结合当地实际强化安宁疗护政策保障和经费支持体系,通过政策协同和资金保障双轮驱动,推动安宁疗护项目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发展。持续探索多元筹集渠道,引导慈善资源投入,开发安宁疗护领域普惠金融产品,全面提升安宁疗护服务可及性和质量。(二)
做实居家安宁疗护服务。今年在每个县(市、区)各遴选培育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居家安宁疗护实践基地,组织召开线上线下居家安宁疗护案例讨论会。利用台州市安宁疗护多学科联合诊疗平台,弥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学科缺乏的不足,充分发挥安宁疗护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上下联动将不断提升评估、分析与管理能力,提供个体化全生命周期照护,为终末期患者打造“全人关怀”的安宁疗护模式。借助数字技术,不断赋能居家安宁服务,依托台州市康复医院开发台州市互联网+居家安宁服务管理平台,计划下半年启用,5家省级标准化安宁疗护病区先行试用,逐步推广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便捷的转介服务及全程可追溯,进一步扩大居家安宁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三)
鼓励多主体提供安宁疗护服务。持续推进省级标准化安宁疗护病区建设,2025年争创1家,保持数量领跑全省。为夯实安宁疗护服务体系,经前期排摸明确新增34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安宁疗护服务,预计今年可以实现59.26%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安宁疗护服务。推进安宁服务向医养和养老机构落地,支持社会力量投资举办集养老、医疗、康复为一体的医养结合机构,优先发展以长期照料、专业护理和临终关怀为主要方向的老年护理机构,提升服务覆盖面。(四)强化安宁疗护人才培训。
一是分层组织市级培训。提升培训工作针对性,计划7月针对提供安宁疗护服务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分管负责人、医生、护士开展培训,提升服务理念及内涵,8月承办省级模块化培训(症状管理专场),11月底前开展培训质量督导工作。二是整合多方资源,构建协同服务网络。积极推动“医务社工+志愿服务”模式,指导引入专业社工机构、志愿服务队伍,搭建“医社联动、志愿补充”的安宁九游会(J9)真人游戏疗护服务体系。医务社工发挥资源整合与专业优势,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协调医护人员、心理咨询师为患者提供疼痛管理、心理疏导等专业服务;志愿服务队伍则负责协助开展日常陪伴、生活照料等非医疗照护工作。加强志愿者和社工等人员培训,实现能力提升,探索建立标准化、精品化、可持续的志愿者和社工队伍,实现从事安宁疗护的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培训率达到100%,从事安宁疗护的志愿者培训率达到50%以上。三是拓展继续教育与职业培训。联合医院、市心理卫生协会等机构,面向在职医护人员、社工组织人员、心理健康服务志愿者开设“症状管理”“哀伤辅导”等专题培训。(五)拓宽安宁九游会(J9)真人游戏疗护人才培养渠道。
一是加强高等院校的专业支撑。台州护士学校作为我市护理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已开设老年护理、康复护理等专业方向,通过课程嵌入方式涉及临终关怀内容,并与本地医院合作开展临床实践。未来将持续推进教育链与健康服务链深度融合,支持高校深化课程体系建设,对接《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4年)》及行业标准,在护理学等专业中增设“临终关怀”“死亡教育”等模块化课程。参照《浙江省安宁疗护服务规范》强化实操能力培养,适时开展安宁疗护专业设置可行性论证,持续完善产教融合机制。二是完善职称评价与人才激励机制。目前,卫生高级职称评价标准实行分层管理、分类评价,破除唯论文、唯学历、唯奖项、唯“帽子”等倾向。此外,优化县域医共体职称评聘,根据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和分院的不同功能定位和分级诊疗的要求,分类设置岗位,分类开展评价。下一步,我委将协同人社局进一步加强安宁疗护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完善职称评价标准,规范评审工作流程,强化服务保障措施,发挥职称评价的正向激励作用。(六)
加强安宁疗护宣传交流。鼓励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安宁疗护政策、技术及典型案例,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安宁疗护优秀案例评选活动。目前已完成市内案例征集、审核及评选,准备向省级推荐。同时,在台州市康复医院公众号开设“台州市安宁疗护指导中心”专栏,由规范开展安宁疗护服务的机构提供案例素材,定期更新并精选优秀案例推送至“浙江省安宁疗护指导中心”公众号或“健康台州”平台。在10月11日前后,组织“世界安宁缓和医疗日”主题宣传,扩大社会影响力,通过宣传册、纪录片、案例分享等形式,结合基本公共卫生健康教育、日常宣传及下乡义诊等活动,持续向社会普及安宁疗护理念与知识,逐步转变传统观念,提高公众认知度、接受度和认可度。感谢你们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