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ECONOMICS
联系我们CONTACT US
九游会(J9)官网
联系人:陈先生
联系电话:0510-86668596
手机号码:13655542263
公司地址:江阴市石庄花港东路15号
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7月24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北京市养老服务条例(草案)》。这是养老服务条例首次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这次立法应对老龄化挑战,固化首都实践经验;提出完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打造首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等相关规定。
这次立法突显首都特色,构建多元供给格局。条例以“老老人”和失能失智老年人需求为导向,构建完善具有首都特色的多元化养老服务供给体系。
条例明确,养老服务网络全域九游会(J9)平台覆盖,规定完善以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为统筹,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为枢纽,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为延伸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实现养老服务资源纵向贯通。
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统筹示范,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集成资源链接、专业照护、养老助餐等功能,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延伸日间照料、上门服务,形成服务闭环。
针对不同类型老年人的多样化养老需求,完善机构养老、居家社区养老相互衔接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重点突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聚焦“老老人”和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助餐、就医等刚性需求,发展养老助餐、家庭养老床位、医养结合等服务,扩大普惠性、专业化养老服务供给,让老年人及家属方便获取居家照护、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就医陪诊等服务。
强化机构养老专业支撑作用,推进护理型、普惠型养老床位建设,发展失智照护专业型养老机构。大力发展旅居养老,支持行业协会、市场主体通过市场化方式,为有需求的活力老年人提供品质有保障、价格更实惠的旅居养老服务。
这次立法,强化分类保障,完善分层供给体系。兜底保障聚焦特殊群体,政府投资举办机构优先收住特困、经济困难失能老人,实行政府指导价;普惠服务扩大覆盖面,引导社会资本建设普惠型机构,基本服务收费设置价格参考区间;激发市场九游会(J9)平台活力,支持品牌连锁机构发展,满足品质化养老需求。
通过分类发展不同类型的养老机构,确保经济困难的失能失智老年人能住得起、住得上养老机构,中低收入家庭老年人失能失智后能够获取质量有保障、价格可承受的机构养老服务,高收入老年人可选择品质化、个性化的机构养老服务。
条例还明确,卫生健康、民政、医保等部门应当统筹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布局,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与养老服务在政策体系、服务制度、业务流程等方面的结合;根据老年群体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明确北京市将老年人特别是高龄、失能失智老年人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人群。
本次立法,细化养老服务政策保障措施。要求完善养老服务人才教育培养政策,实施养老服务师职业资格、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针对老年群体法律服务需求,规定了意定监护制度,支持专业社会组织依法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担任监护人或提供相关服务,明确民政部门、公共法律服务机构和有关社会组织应为老年人获得信息咨询、法律援助、公证等服务提供帮助便利;明确健全养老服务信息系统、标准体系以及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制度。
此外,条例还明确了养老服务人员从业行为规范,规定推进养老服务领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分级分类监管;加强养老领域非法集资监管和预收费管理,依法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健全养老服务质量投诉举报机制,明确相关主体违反养老规划许可、非法获取补贴资金等行为的法律责任。
7月24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对条例(草案)进行第一次审议。北京市司法局局长崔杨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就提请会议审议的条例(草案)作了说明。
截至2024年底,北京市常住老年人514万,占比23.5%,预计未来十年平均每年增加约1个百分点,到2030年占比将超过30%,达到重度老龄化水平。为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市人大常委会将制定《北京市养老服务条例》列入今年的立法工作计划。
条例系统总结固化了北京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推进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加强“老老人”服务保障等经验做法,明确政府、市场、社会、家庭在养老服务中的责任,探索以市场化、社会化方式破解超大城市养老难题。
这次立法,明确各方责任,完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如针对当前养老服务中政府、市场、社会、家庭责任不够清晰的问题,条例创新提出了“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情社会、有责家庭”有机结合的发展方针。
明确子女对老年人的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及精神慰藉义务,巩固家庭养老的基础地位。完善与养老服务相关的政策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同时,突出市场机制作用,优化养老产业营商环境,培育市场主体。